胭脂虫红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22H20O13,是从生长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仙人掌上的雌胭脂虫体内提取的一种天然色素,色调呈粉红至紫红。作为天然色素用于食品、化妆品、药品及纺织品等生产。
胭脂虫红
胭脂虫红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22H20O13,是从生长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仙人掌上的雌胭脂虫体内提取的一种天然色素,色调呈粉红至紫红。作为天然色素用于食品、化妆品、药品及纺织品等生产。
 
                    胭脂虫红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22H20O13,是从生长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仙人掌上的雌胭脂虫体内提取的一种天然色素,色调呈粉红至紫红。作为天然色素用于食品、化妆品、药品及纺织品等生产。
胭脂虫红(也称洋红酸、胭脂虫红铝)色素是一种蒽醌类天然色素,与其他天然色素不同,其理化性质非常稳定,是食品、化妆品、医药及纺织品的优良着色剂,也是惟一的一种FDA允许既可用于食品又可用于药品和化妆品的天然色素。虽然胭脂虫红色素很稳定,但颜色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在酸性条件下胭脂虫红铝会沉淀。为获得在不同酸碱度下色调稳定,可在酸性条件下使用不含铝的胭脂虫红色素,获得耐酸胭脂虫红。
胭脂虫红的物化性质
胭脂虫红是一种蒽醌衍生物,外观呈红色菱形晶体或红棕色粉末。市场上销售的胭脂虫红产品也有一些是呈深红色粘稠液体。不溶于冷水,稍溶于热水或乙醇。能溶于碱,不溶于稀酸。
不溶于乙醚、氯仿、苯。在碱与稀酸中,色泽随溶液的pH而变化,酸性时呈橙黄色,中性时呈深红色,碱性时呈紫红色。
胭脂虫红的加工方法
(1)胭脂虫红铝的制备
用含5g/L酒石酸和5g/L明胶的水溶液萃取胭脂虫,萃取液过滤后浓缩至含20g/L胭脂虫红酸,加80g/L聚磷酸盐,加热至90℃后,加入1.9%钾明矾和0.125%硫酸钙,搅拌加热30min,用NaOH调pH值至6.0,迅速冷却后,加2.5%硫酸铵或食盐过夜,滤取沉淀、干燥得色素粉末。
(2)耐酸胭脂虫红色素的制备
虽然胭脂虫红色素很稳定,但颜色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在酸性条件下胭脂虫红铝会沉淀。为获得在不同酸碱度下色调稳定,可在酸性条件下使用不含铝的胭脂虫红色素,Schul Jose将胭脂虫红酸与有机酸(如富马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醋酸、丙酸、山梨酸、乳酸、琥珀酸等)和含氮化合物(如氢氧化铵、胺、氨基化合物等)按胭脂虫红色素/有机酸/含氮化合物[1/(0.4~1.8)/(0.5~3.0)]的比例混合,在80~120℃反应10~60min,反应产物喷雾干燥。耐酸胭脂虫红色素在pH=9.5和pH=1.74下的光吸收峰都在529~567nm范围,呈现红紫色,而胭脂虫红酸在pH=1.74时,吸收峰为493nm,表现为橙黄色。
(3)胭脂虫红色素的精制
胭脂虫红色素中的非色素成分不仅影响色素品质(如使终产品产生沉淀、出现异味),而且还有可能影响人体健康。胭脂虫红色素的精制纯化主要有以下方法。
①酶解法
胭脂虫红色素的主要非色素成分为虫体蛋白质。色素提取液经离心或过滤去除固体物后,调整色素液的pH值,加入蛋白酶,在该蛋白酶的最适催化条件下,使虫体蛋白最大限度地降解,用SDS—PAGE检测蛋白质降解情况。
②吸附色谱法
经酶解处理的色素液可进一步用吸附色谱法精制。吸附剂可选用美国Diamond Shamrock公司的Duolite S-861,S-862,S-863,S一866,日本Mitsubishi Chemical公司的Sepabeads SSP-700,SP-825等。
上述酶解液用无机酸或有机酸调pH值至2~4,上吸附柱,待吸附饱和后,用约8倍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洗柱,然后用pH=7~8的50%乙醇解吸,收集解吸液浓缩或迸一步精制。
③离子交换色谱法
酶解处理后的色素或吸附色谱处理后的色素可用离子交换色谱进一步精制。离子交换树脂可选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如Diaion SK102,SK116,或阴离子交换树脂如DiaionSA10A,SA12A WA10,WA20等。
④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包括超滤、纳滤、反渗透和电渗析。可用超滤法去除分子质量10~1000kDa的大分子??捎媚陕撕头瓷溉コ?~8kDa的低分子量非色素成分。
经过上述方法精制的色素无致敏虫体蛋白,去除了胭脂虫红色素提取物的特殊臭味,其水溶液在5℃下放置6个月无沉淀。
胭脂虫红的用途
胭脂虫红可用作食品、药品及化妆品着色,特别是漱口剂、牙粉、撒粉、油膏,用于固体粉末剂型着色时,宜先将其溶于小量浓氨液中,然后加至粉末中,经长时间研磨,以期获得分布均匀的最佳颜色用铝盐或锡盐媒染,可将蚕丝和羊毛染成鲜艳的红色。 可用作食品、化妆品等的色素和滴定氨溶液的指示剂,并用作显微分析、荧光分析等的试剂。
化妆品
可用于唇膏、粉底、眼影、眼线膏、指甲油及婴幼儿用品。
医药
胭脂虫红于制药行业,用作片剂和微丸的包衣材料以及胶囊壳的着色剂。
食品
胭脂虫红也可用于食品中比如糖果、饮品、肉制品的着色。
胭脂虫红色素除了着色功能外,有研究表明其对防止因致癌物导致的DNA损伤有明显的作用,并可用于病毒性疾病(如水疱性口炎、疱疹性口炎等)、癌症和艾滋病的防治。
胭脂虫红与黄、橙、红色素,如姜黄素、胭脂树橙、辣椒红、β-胡萝卜素混合可调出一系列不同色调的产品。
胭脂虫红的制取过程及工艺条件
按胭脂虫红酸:有机酸:(NH4)OH=1:(0.4~1.8):(0.5~3.0),按比例将三种原料均匀混合,加热至80~120℃,反应10~60min,再将最终反应产物喷雾干燥得产品。例如6%胭脂虫红酸、7.2%柠檬酸和20%(NH4)OH反应,温度115~120℃,时间40min,所得产品良好。
 
                       埃尔派为你推荐胭脂虫红。你可以详细了解胭脂虫红的介绍、物料工艺优势及价值,同时你还可以了解其他类型或浏览超微粉碎行业应用 - 埃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