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化棉一般指硝化纤维素。硝化纤维素,又名纤维素硝酸酯,属硝酸酯类,呈白色或微黄色棉絮状,溶于丙酮,为纤维素与硝酸酯化反应的产物。硝酸纤维素是用精制棉与浓硝酸和浓硫酸酯化反应而得。
硝化棉
硝化棉一般指硝化纤维素。硝化纤维素,又名纤维素硝酸酯,属硝酸酯类,呈白色或微黄色棉絮状,溶于丙酮,为纤维素与硝酸酯化反应的产物。硝酸纤维素是用精制棉与浓硝酸和浓硫酸酯化反应而得。
 
                    硝酸纤维素是用途最广的纤维素酯类之一,硝酸纤维素的工业生产较纤维素的其他酯类要早。1832年就利用浓硝酸处理棉花、木材纸张等制得纤维素硝酸酯;在1845年就已采用含硝酸和硫酸的硝化混合物处理纤维素;从1869年起硝酸纤维素被应用在塑料(赛璐珞)生产中;从1886年开始就制造无烟火药;在1884-1890年,最早的制造人造丝的方法出现后,硝酸纤维素就改用作原料。
性质
硝酸纤维素是一种白色或微黄色纤维状聚合物,无臭、无味,耐水、耐稀酸、耐弱碱和各种油类。不溶于水,溶于酯、丙酮等有机溶剂。
其机械性能取决于分子的大小,较高分子质量的CN制成的膜有较大的弹性,降低分子质量,膜会变脆,它们的抗拉强度会下降。因为它们的微晶结构,硝酸纤维素膜是光学各向异性的,在偏振光中的颜色变化与CN的氮含量有关。含11.4%N的CN呈暗红色,含12.0% -12.6%的CN为蓝色到绿色,含11.5% -11. 8%的CN呈黄色。CN的折射率为1.51,最大光投射达到313nm。暴露在太阳光,尤其是紫外光下,对硝纤膜有不利影响,会使它发黄变脆。溶剂、软化剂和树脂可加速或阻止发黄。
分类
纤维素的3个羟基可全部或部分被硝酸酯化,不同的硝化度与下列理论含氮量有关。含氮量为10.8%-12.6%的硝酸纤维素适合作为腊克的棉原料,含氮量大于12.3%的只适合作为炸药。
醇溶性CN(A型):含氮量约为10. 9% -11.3% ,在醇类、脂类和酮类中迅速溶解。中等溶解度CN(AM型):含氮量约11.4% -11.7%,在酯类、酮类中溶解,与醇有优异的掺合性或可混性。酯溶性CN(E型):作为腊克棉用含氮量是11.89 -12.2%,含氨量大于13. 7%是作为火棉用,能迅速溶于酯类、酮类和乙二醇醚类中。
生产工艺
1. 硝化
将经筛选剔除杂质、棉籽而干燥好的脱脂的棉纤维绒分小块投人混酸中,加量不宜过多,以混酸能将棉绒淹没又可以便于翻动为适。然后将该容器浸在25℃-34℃的恒温水浴中加热升温,同时将容器中的棉绒轻轻翻动反应,后进行检查。检查时取出硝化棉少许,用水清洗至呈中性,再用酒精洗净,挤干附着的酒精,分别加入丙酮及醇醚混合液(1:3) 中,如均能完全溶解,即表示硝化完全;如均不溶,则表示硝化不完全;如只溶于丙酮,则表示硝化已过。
2. 洗涤干燥
硝化完成后取出用清水充分洗涤干净,直至洗液呈中性为止,并用蓝石蕊试纸检查。然后用纸吸去水分,挤干。在低温下(30℃左右)干燥,即得白色(微黄)透明的硝化棉。
主要用途
(1)含氮量高的俗称火棉,用以制造无烟火药;含氮量低的俗称胶棉,用以制造喷漆、人造革、胶片、塑料等。
(2)用于制文教用品、日常生活用品、仪表标牌等。
(3)用于油墨、皮革、各种硝基漆、胶帽、打字蜡纸等。
(4)用于制药工业、摄影底片、照像底片及皮革的制造。
 
                       埃尔派为你推荐硝化棉。你可以详细了解硝化棉的介绍、物料工艺优势及价值,同时你还可以了解其他类型或浏览超微粉碎行业应用 - 埃尔派。